通过研究以及行业经验总结,近年来,在多数老旧窑炉的修补工作当中,窑炉的冲刷磨损成为企业负担窑炉维修的成本之最,对于耐火材料行业来说,如何帮助用户解决这一难题,甚至是如何延长内衬使用寿命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在各企业单位开展。
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焚烧炉常用的高铝砖、刚玉砖、碳化硅砖等作为实验对象,经过研究发现:
1.耐火材料的磨损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①非氧化物材料例如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在整个试验温度区域中磨损量较小,且几乎没有变化。
②氧化物材料的磨损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材料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时,随温度的升高,磨损量变化不大;继续升高温度,当材料达到塑性变形阶段,磨损量大幅度降低,且磨损量开始大幅度降低的温度点为该种材料开始塑性变形温度。
2.高温耐磨性与高温力学性能(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耐火材料的高温抗折强度和高温磨损量与试验温度的关系可分为非氧化物和氧化物两种类型:
①对于非氧化物材料,在高温阶段,磨损量、抗折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几乎没有变化;
②对于氧化物类材料,超过其塑性变形温度,磨损量、抗折强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在较高的温度区域,耐火材料的高温抗折强度与高温磨损量随温度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3.不同材质耐火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温度不同,磨损量开始大幅度降低的温度点也不同,粘土结合碳化硅砖、高铝砖、铬刚玉砖和刚玉砖磨损量开始明显下降的温度点分别为600℃、800℃、800℃和1000℃。耐火材料的磨损量开始明显下降的温度与材料的杂质组成、含量相关;显然,纯度较高的材料对应较高的温度。
4.比较不同材质耐火材料的高温耐磨性,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耐火材料的矿物类型、组成会影响其高温耐磨性能,由耐磨物相为主晶相的耐火材料更耐磨。
②材料的烧结状态。
③高温下材料的塑性相。在1200℃高温条件下有低熔点液相产生,缓冲磨损,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其作用会超过物相对耐磨性的影响。
5.磨损物的种类对耐火材料的耐磨性是有影响的。用碳化硅砂做磨损介质时,高温下试样表面有粘砂现象,而用白刚玉代替碳化硅砂作为磨损介质,则不易粘在试样的表面上。对含碳化硅等在高温条件下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材料,其磨损量会受到试验气氛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对材料的耐冲蚀磨损性能有影响的,无外乎以下几点,①不同材料的耐火度不同、荷软不同,简单说即是各项理化指标不同,所以同处于同一实验条件下时,会在不同的温区显示不同的特点;②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高的其高温耐磨性相对就好,尤其非氧化物材料;③材料的纯度对材料的性质影响成正比;④材料的晶相、成分组成对材料的性质影响;总之瑞森小编认为,在合适的窑炉选择在合适使用条件下适用的耐材才会让窑炉的冲蚀磨损降到最低,提升窑炉的使用寿命。
扫一扫
微信二维码
免费服务热线
17729780888